2006年8月11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热呼呼的干群关系回来了
常山农村“民情沟通日”见闻
本报记者 史诗 文/摄

  昨日上午9点,当记者来到常山招贤镇高埂村时,自带板凳、蒲扇的村民们已经挤满了村礼堂。今天是10号,是每个月“民情沟通日”的日子。
  “大家安静一下。”村支书环顾四周,今天看来又有100多名村民参加,每月一次的沟通会开始了。“上月大家提了15条意见,到现在已经办结了7件,还有8件有的正在办,有的一时还办不了,下面我逐条给大家详细讲讲……”
  高埂村是常山县开展“民情沟通日”活动的试点,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在常山全县推广。县委书记金运成向记者讲述了当时推出这项活动的初衷:现在的农村干部自己都有一摊子生意,村干部进农家门少了,你不找我,我不找你。久而久之,农村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拉开了、热乎劲没了、信息也不灵通了,一些本来可以在基层第一时间化解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。
  “民情沟通日”设在每月10日,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直接对话,村两委要详细通报上个沟通日民情的处理情况,公布村务和村账,听取村民的意见、解答提问。
  “上个月的情况就是这样,后面这几条以现在村集体的财力还不能马上解决,请提议人谅解。下面就请大家发言,有什么问题尽管提。”经过几次沟通会的磨练,蓝支书对于会场节奏的把握显然已经十分老道,村两委的几位成员也都是做过精心的准备:一位妇女问到了独生子女优惠政策问题,蓝支书给村会计递了个眼色,“……刚才这个问题请我们会计来解答。”看来,这些常见政策性问题已经难不到村会计。
  “我这里有个问题。”一位村民手举着一个小本子站了起来,“这是发下来的合作医疗保险单,我仔细一看,我们家交了4个人的钱,这上面怎么只有3个人的名字?”村干部接过保险单,很快发现了错误:“这样,你们家的交保情况我清楚,单据我们收下,负责到镇上去要求改正,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,回去看看手头上的保单,如果有出入,这个月15日前报村会计,我们统一去改正。”
  今天沟通会上村民们提的都是小事,很多问题,村两委当场就答复解决了。而有些村两委解决不了的问题,通过沟通会这个渠道也都得到了解决。村民方金水告诉记者,几年前地方政府有一个园林整治规划,规划中要在桔园中修建一条路,群众当然很高兴,不少村民主动铲掉了桔树,腾出路基,可没想到,规划作了调整,村民们等了2年都没有动静,事情在“民情沟通日”上提了出来。村两委分析后认为,这个问题还需要县有关部门出面,于是在每月一次向镇党委汇报民情沟通日情况时,通过镇党委报给了县民情沟通日活动领导小组,最后得到了解决。记者了解到,对村民提出的较为复杂的问题,常山县还有一整套交办和反馈制度,整个流程被村民们称为“农村的12345”。
  通过“民情沟通日”这种新形式,畅通了农村的信息渠道,一些矛盾通过沟通反映了出来,并迅速得到了化解。今年,常山县在全面推广“民情沟通日”经验以来,农村信访量直线下降,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。省委副书记乔传秀评价常山的这一做法“是一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。”